共翁号
共翁号 > 常识 > 城中村改造是什么意思

城中村改造是什么意思

原创2025-06-20 09:06:15

城中村改造是指对城市中管理无序、布局结构混乱、水电通讯杂乱、环境卫生差、基础设施缺失等会影响城市整体面貌的旧城区进行改造,从而推进城市化进程、改善人居环境。这一过程涉及到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千秋工程等,旨在给城中村打造一个文明、生态、和谐、宜居的环境。城中村通常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这些居民区的房屋进行的征收拆迁,参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拆迁来进行。城中村的内部通常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以低矮拥挤的违章建筑为主,环境脏乱、人流混杂、治安混乱、基础设施不配套,游离于城市管理体制之外,成为都市的“癌症”。

城中村改造大体上可分为如下几种模式:

1. 政府为城中村改造主体的模式,即在政府主持下,通过政府土地储备部门利用政府资金,完成项目策划、土地征收、安置房建设、拆迁补偿等系列事宜,拆迁完毕后,由国土部门会同发改委、规划等部门,组织向社会公开出让拆迁完毕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2. 村民有序参与建设,实现多方互惠共赢的模式,即引导村民参与“城中村”改造附属工程建设,变村民的被动拆迁为村民的主动建设,丰富村民参加“城中村”建设形式,让村民在主动建设中真正感受到“城中村”建设的意义,并畅通村民诉求表达渠道,推动城改工作顺利进行,实现互惠共赢。

城中村改造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市容市貌,更关乎村民的切身利益。通过改造,可以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品质,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消除安全隐患,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群众利益的最大化。

返回:常识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猜您喜欢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