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迪的故事包含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真实的,另一部分是虚构的。
邦迪创可贴的发明
真实部分:邦迪创可贴的发明与一个真实的故事有关。一个八岁的小男孩为了救活自己养大的叔叔,沿街寻找上帝,最终找到了一位名叫邦迪的亿万富翁。邦迪用一美元买了小男孩的叔叔,并请来了世界顶级医疗团队救治。为了感谢邦迪,小男孩长大后发明了创可贴,并命名为“邦迪”。
虚构部分:关于邦迪创可贴的发明并没有提到是因为一个老头帮助了一个受伤的老头,或者是因为一个老头帮助了一个受伤的小男孩。此外,邦迪创可贴的发明与强生公司或Earle Dickson没有直接关联。
泰德·邦迪的真实故事
真实部分:泰德·邦迪是真实存在的美国连环杀手,他活跃于1973年至1978年,犯下了超过30起谋杀案。他被称为“魅力刺客”,因其受害者多为女性。邦迪最终被判处死刑,并在1989年被执行。
虚构部分:关于邦迪的故事并没有提到他因为帮助一个受伤的老头或小男孩而发明创可贴。此外,邦迪的故事中并没有提到他有一个“老头”帮助他发明创可贴的情节。
建议
关于邦迪创可贴:可以确认邦迪创可贴的发明是基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关于一个小男孩救活自己养大的叔叔的情节是虚构的。
关于泰德·邦迪:泰德·邦迪的真实故事是臭名昭著的,他犯下了多起严重的罪行,最终被判处死刑。电影《沉默的羔羊》中的汉尼拔是以他为原型的,但电影中的情节并不一定反映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