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翁号
共翁号 > 知识 > 什么是功能性灭绝

什么是功能性灭绝

原创2025-06-20 01:36:21

功能性灭绝是一个 生物学术语,它指的是某个或某类生物在自然条件下,其种群数量减少到无法维持繁衍的状态。换句话说,功能性灭绝意味着该物种在宏观上已经灭绝,但尚未确认最后的个体已经死亡。这种情况下,物种虽然理论上仍可能存在少量活体,但残存种群中已经没有能够繁殖的个体,或者其数量已经低于维持生存和繁衍的最低限度,最终灭绝只是时间问题。因此,功能性灭绝的物种被称作“僵尸物种”,其残存的最后若干个体被称作“活着的死者”。

功能性灭绝通常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包括人类活动干扰与破坏、生态环境破坏、气候变化、疾病、捕杀等。这些因素可能单独或共同作用,导致物种数量急剧减少,最终无法维持其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

功能性灭绝是物种灭绝的前兆,当一个物种停止繁殖后,其最终灭绝只是时间问题。因此,及时识别和保护濒危物种,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返回:知识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猜您喜欢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