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即隋炀帝,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他在位期间的统治被认为是暴君。以下是一些支持这一评价的理由:
滥用民力:
杨广在位期间进行了大量的建设,包括修建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亲征吐谷浑和三征高句丽等,这些工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导致百姓疲惫不堪,甚至家破人亡。据史书记载,修建大运河时征调了几百万民夫,而当时全国人口也不过五千万左右,这样的征调比例对百姓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
荒淫无道:
杨广在生活作风上极为奢侈浪费,他荒淫无度,沉迷于酒色,甚至调戏父亲的妃子,最终导致父亲杨坚的死亡。
残暴不仁:
杨广在处理政治事务时表现出了残暴的一面。他篡夺了太子之位,并诛杀了前太子杨勇。此外,他在位期间还发生了多次政治清洗和暗杀事件,表现出极其残酷的一面。
急功近利:
杨广在推行各项政策时往往急于求成,没有充分考虑百姓的承受能力和国家的实际情况。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最终导致了隋朝的迅速灭亡。
暴君形象:
后世的历史学者和民众普遍认为杨广是一位暴君,他的统治不仅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让国家陷入了混乱和衰败。
综合以上几点,可以得出结论,杨广在统治期间的行为和政策确实表现出了暴君的特征。虽然他在某些方面也有积极的贡献,但这些贡献并不能掩盖他作为暴君的事实。因此,从历史评价的角度来看,称杨广为暴君是较为客观和公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