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间距的计算方法如下:
确定计算依据
以房屋长边向阳,朝阳向正南,正午太阳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台为依据进行计算。
公式推导
根据公式:tanh = (H - H1) / D
由此可得:D = (H - H1) / tanh
其中:
\( h \) 是太阳高度角
\( H \) 是前幢房屋女儿墙顶面至地面的高度
\( H1 \) 是后幢房屋窗台至地面的高度
简化计算
实际应用中,常将日照间距 \( D \) 换算成其与 \( H \) 的比值,即日照间距系数 \( L \)
日照间距系数 \( L \) 的计算公式为:L = D / (H - H1)
代入 \( D \) 的表达式,得:L = (H - H1) / tanh
进一步简化得:D = L × (H - H1)
特殊情况的考虑
当建筑朝向不是正南时,日照间距会有所变化。
在坡地上布置房屋时,由于地形坡度和坡向的不同,日照间距也会随之改变。
设计规范的参考
根据现行设计规范,一般 \( H1 \) 取值为0.9米,若 \( H1 > 0.9 \) 米,则仍按照0.9米取值。
建议
在具体计算时,首先确定前幢房屋的檐口高度 \( H \) 和后幢房屋的窗台高度 \( H1 \),然后根据当地的太阳高度角 \( h \) 计算日照间距系数 \( L \),最后利用公式 \( D = L \times (H - H1) \) 得出日照间距 \( D \)。
若建筑朝向或地形有特殊情况,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算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