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字本初,是 东汉末年军阀和汉末群雄之一。他出生于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出身于著名的汝南袁氏,这是一个自袁绍的曾祖父起四代都位居三公的家族,因此袁家被称为“四世三公”。
袁绍在东汉末年的政治和军事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他最初担任大将军何进的掾,后来历任中军校尉和司隶校尉,参与指挥诛杀宦官。在灵帝死后,他与何进合谋诛杀全部宦官,但太后何氏不肯,最终何进召董卓进京,导致局势进一步混乱。袁绍愤怒地斥责董卓,并出任渤海太守,被册封邟乡侯。
初平元年(190年),袁绍成为关东联军首领,带兵讨伐董卓,自号车骑将军。他励精图治,先后占据冀州、青州、并州、幽州地区,统一河北地区,并与北方少数民族建立良好关系,其势力达到顶点。然而,在官渡之战中,袁绍败给曹操,实力大幅削弱,最终病逝。
袁绍在《三国演义》中也有重要地位,是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盟主,其家族和势力在三国时期具有显著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