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温的计算方法主要分为两种: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
活动积温
活动积温是指将高于作物生长起点温度的活动温度累加起来。例如,如果水稻的生长起点温度是10℃,那么高于10℃的日平均气温就是活动温度,生长季内每天活动温度的总和就是活动积温。
有效积温
有效积温是指将高于或等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减去生物学下限温度后的值累加起来。这个值反映了温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程度。
平均积温
平均积温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将每天的积温(即每天的日均温度减去某个基准温度)进行累加,然后除以该时间段的天数,得到的结果。
示例计算
假设有一个生长季,某天的平均气温分别为13.0℃、11.5℃、9.8℃、12.7℃、14.4℃,那么活动积温计算如下:
```
活动积温 = 13.0℃ + 11.5℃ + 12.7℃ + 14.4℃ = 51.6℃
```
有效积温计算如下(以10℃为基准温度):
```
有效积温 = (13.0℃ - 10℃) + (11.5℃ - 10℃) + (12.7℃ - 10℃) + (14.4℃ - 10℃) = 3.0℃ + 1.5℃ + 2.7℃ + 4.4℃ = 11.6℃
```
注意事项
积温的计算依赖于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差值,因此需要正确记录室外温度变化情况。
基准温度的选择通常基于适合作物生长的温度,例如10℃。
活动积温只累加高于或等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
有效积温考虑了温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通过减去基准温度来量化。
以上是积温的基本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