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没有采纳魏延的计策,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兵力不足:
蜀国在夷陵之战后国力大损,诸葛亮经营数年,军队数量仍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风险太大:
魏延提议的子午谷奇谋虽然具有出其不意的潜力,但该计策涉及的地势险峻,风险高,一旦失败,蜀汉可能会遭受巨大损失。
战略考虑:
诸葛亮考虑到当时的政治格局,蜀、魏、吴三足鼎立,蜀汉与曹魏直接冲突可能会导致双方损失惨重,而第三方吴国可能从中获益。
谨慎态度:
诸葛亮本人倾向于谨慎的军事策略,他更倾向于通过稳定的方式逐步推进,而不是冒险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
魏延的兵权限制:
诸葛亮在军事上对魏延有所限制,魏延虽有才干,但在诸葛亮的指挥下难以完全发挥其军事才能。
对魏延性格的不满:
诸葛亮对魏延的性格有所不满,认为其高傲且不善与同事相处,这也是诸葛亮不采纳魏延计策的一个原因。
以上各点综合反映了诸葛亮在军事策略上的考量,以及他作为一位谨慎的统帅,在决策时对风险的厌恶和对国家利益的深思熟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