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翁号
共翁号 > 知识 > 教师应如何对待幼儿间的冲突

教师应如何对待幼儿间的冲突

原创2025-06-27 15:24:05

教师在处理幼儿间的冲突时,应当采取以下策略:

冷眼静观,放手让幼儿自主解决冲突

当幼儿发生冲突时,教师应信任幼儿有能力自己处理好,并冷静、客观地观察与了解。不动声色地观察他们的言行,或从侧面了解冲突的原因。不要急于介入和干预,而是让冲突自然地发展,自然地解决。

适时介入,帮助幼儿正确对待冲突,习得解决冲突的策略

当幼儿间发生冲突且自己解决不了,或有可能导致局面恶化,或幼儿间发生较大问题且幼儿要求家长或教师介入时,成人应适当地以平等的身份介入,以同伴的角色调解。

适时教给幼儿解决冲突的知识与技能

教师应通过日常生活或多种活动,让幼儿认识到他人的行为举止、爱好或情感不一定和自己是相同的,应当相互尊重。同时,提供机会让幼儿体验争执而不解决问题所造成的失败或失望,学习简单而有用的对付冲突的策略,体验“商量”、“对话”的价值。

选择适当的干预时间和方法

教师应避免在幼儿冲突尚未真正发生时进行呵斥,或在幼儿冲突早已结束后才进行干预。干预时,应避免空洞的说教和粗暴的呵斥,而应结合具体的行为指导与冲突体验,使幼儿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并知道如何去做。

区别情况,分别对待

教师要弄清幼儿冲突的程度,对于小摩擦、小口角等一般打打闹闹,只要不太影响其他幼儿,可以放手让幼儿自己解决。对于较大的冲突,则应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如隔离、安抚、讲述故事等,平息幼儿的情绪。

与家长良好互动,增进默契

教师通过与幼儿家长的良好互动,让幼儿感受家园教育方式的一致性,并随时掌握幼儿的发展动态。借助课程、角落布置等,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建立起规则意识,养成有礼貌、守秩序的习惯。

通过以上策略,教师可以有效地处理幼儿间的冲突,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和认知发展。

返回:知识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猜您喜欢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