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乐舞包括以下六部乐舞:
黄帝时期的《云门大卷》:
用以祭天神。
唐尧时期的《大咸》(也称《大章》):
用以祈求五谷丰收。
虞舜时期的《韶》:
歌颂大禹治水。
夏禹时期的《大夏》:
歌颂大禹治水。
商汤时期的《大濩》:
歌颂商汤伐桀。
周武王时期的《大武》:
庆祝武王伐纣。
这些乐舞从秦朝以后,主要分为“文舞”和“武舞”两种,其中《云门》、《大咸》、《大韶》、《大夏》为“文舞”,舞者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而《大濩》和《大武》为“武舞”,舞者手里拿着朱干和玉戚。六代乐舞在周朝时期被用于郊庙祭祀,是最高等级的礼乐,并一直延续到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