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语,也称为编后记,是报纸、刊物编辑在编一期报刊或一篇文章后所写的介绍有关情况、表达自己意见的简短文章。它一般最长不超过千字,并多附在该文之后,有时也被称为“编者的话”、“编后絮语”或“附记”等。编后语不署作者姓名,其写作主要有三个要点:
吃透原文:
通过深入分析、比较和鉴别,选好角度,这是写好编后记的基础。
有感而发:
编后语要有针对性,针对一期报刊、一组或一篇文章发表议论,有助于读者了解编辑意图,掌握阅读重点,提高阅读兴趣。
生动活泼:
在写作中要求旗帜鲜明,褒不掩过,评不掠美,力求文字生动活泼。
此外,编后语还可以针对某一事件或现象进行评论和总结,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例如,对于报道中的好人好事,可以编后语赞扬其精神;对于社会现象,可以编后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总的来说,编后语是编辑与读者之间的一种沟通方式,通过它,编辑可以向读者传达编辑部的观点、态度和立场,同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报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