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侦查过程中,诱供是指侦查人员采用不正当的手段,如施加心理压力、误导、欺骗等,以诱使犯罪嫌疑人或刑事被告人按照侦查人员的主观意图或推断进行供述。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诱供提问方式:
直接性提问
例如:“拿到了吗?”、“哪里发生的?”
重复性提问
例如:“你觉得陈大文身高是多少?”、“160公分。”,“确定吗?再给你一次机会,好好想想。”,“我觉得是160公分。”,“你要不要再考虑一下?”
强制性提问
例如:“你喜欢日剧还是韩剧?”
确认性提问
例如:“你觉得要如何让学生更用功?”、“你有什么让政治人物不贪污的办法?”
侦查人员的心理战术
例如:“你老实交待了,就可以马上回家。你不说,你回不了家,我们没办法帮你!因为我们大家都不能吃饭、不能回家,我们也辛苦,你理解一下我们,我们方便了,以后我们也会为你提供方便。”
又如:“说吧!你为什么要给XXX人送XX万元钱?”
再如:“快说吧,不就是送了XX万块钱吗,这算什么,这也很正常。送几十万、上百万的都有,我们针对的又不是你,有啥好怕的。”
还如:“XXX人都承认说你将XX万元钱送到他家的,你还不说。”
又如:“你送钱的所有过程我们都清楚(有录像,实际没有),就看你的态度。”
再如:“还是不说,是吧?如果仍然你不老实说出来,你就还有一个包庇罪,两个罪加在一起,就是数罪并罚,起码判10年以上,到时候你老婆和孩子谁来管?”
还如:“不说,就让法院多判你几年哟。”
又如:“事情交待清楚了,算你自首,然后给你办个取保,让法院给你判个缓刑,你实际不用进去。”
再如:“手拿材料展示:XXX人的笔录在这里呢,你看他都承认了。”
又如:“刚才你朋友打电话给我们领导了,想给你取保,但你要配合哈,不然你朋友也帮不了你。”
还如:“说吧,说了马上为你办理取保候审。”
再如:“案发当天,受害人穿的是(或不是)粉红色衣服,对吗?”
这些提问方式可能会导致犯罪嫌疑人或刑事被告人在压力之下做出不真实的供述,因此,在法律程序中,应当避免使用这些诱供手段,确保讯问过程的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