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花的雕刻是一种艺术,旨在通过精细的刀工使水仙花的花、叶达到艺术造型的目的,增加其观赏性。以下是雕刻水仙花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准备工具和材料
工具:需要一把锋利的刻刀,最好使用专门用于水仙花雕刻的刀具。
材料:选择健康、饱满的水仙花球,球体应呈扁椭圆形,边脚整齐,个子较大。
初步处理
净化:将水仙花球外面的深色外皮剥掉,去除干净,这有助于后续的雕刻和生长。
开盖:剥掉花球上半部的鳞片,如果上半部有较小的花头,也应掰掉,以免争夺主花的营养。
雕刻花球
刻花球:左手握花球,芽尖向上,右手用刻刀从球底1厘米处沿与球底相平行的弧线切割,把上部的鳞片从下面逐层剥掉,直到白净露出叶芽为止。
刻叶苞片:轻轻用刀把叶芽外面包着的一层光滑的苞片两侧刻破,沿底层刻一刀将苞片剥下,露出叶芽。
削叶缘:从外到内,依次从上到下均匀地削去1/3~1/5的叶缘,注意不要削伤中间花芽和叶苞片。
雕花梗和刺葫芦底:水养10~15天,待花苞长出球顶后进行。根据花梗朝哪个方向弯曲,便在哪面花梗刻削1/5或纵切,刻削距离或纵切长短与弯曲角度成正比。如需矮化花梗,可用针对花梗底部葫芦处刺几下。
细雕和整理
侧球处理:水仙花球两侧多数是叶芽,少数有花芽,根据造型需要,刻削或去留。如脱落可用竹签补插上去,刻削方法与大球相同。
清洗和浸泡:经刻削后的水仙球应在清水中浸洗两天,洗净切口流出的黏液,然后装盆水养。
后期养护
放置和换水:雕刻好的水仙头要放在水里浸泡一天左右,浸泡出根茎中的粘液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把刀削的伤口用干净的白色餐巾纸轻轻地缠绕上,以利吸收水分,促进根的生长。洗净、包好的水仙头一般都摆放在紫砂水仙盆中,盆底部码上干净漂亮的小石子,用来稳住水仙头,再注入清水后,工作就基本完成了。
温度和湿度控制:水仙花盆要放在阳光照射较少的室内,室温控制在8-10℃左右,坚持每天换水。经过5-6天,水仙花的苞蕾就会一个一个地长出来,叶子会呈现弯弯的形状。这时,应适时调整温度,使它在将近春节时开出花来。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你可以雕刻出造型各异、美观大方的水仙花。注意雕刻过程中要细心、耐心,尽量避免损伤花芽和叶苞,以免影响水仙花的生长和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