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在清朝时期是 身份尊贵的未婚女性或低阶妾的一种尊称。具体来说:
清朝亲王的低阶妾有时也被称为格格。
皇帝的女儿在皇太极继位后不再被称为“格格”,而改称“公主”。
亲王、贝勒的女儿或一般未嫁之女均可称为“格格”。
清朝贵族的女儿,在非正式场合可以被称为格格,但在正式场合只能称为公主。
格格这个词语是从满文中翻译而来的,相当于汉语中的“小姐”。
总结来说,格格主要是清朝时期对皇族及贵族女性的一种尊称,其使用有严格的等级和场合限制。在清朝早期,不仅亲王、贝勒的女儿可以称为格格,一些低阶妾也被称为格格。随着清朝制度的完善,格格这一称谓逐渐专指王公贵族的女儿,而皇帝的女儿则统一称为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