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被称为端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午月的午日:
端午节在农历的第五个月,即“午月”,而午月的午日称为“重午”。由于“午”在日地支中代表太阳当空,因此也称为“阳辰”。所以,端午节也被称为“端阳”。
阴阳五行的观念:
古人认为五月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五月初五这一天正值阳气最盛,因此称为“端阳”。端阳的“端”字有“开始”之意,“午”代表“中”,所以这一天被称为正中之正,象征着天地之气和谐。
避讳与历史演变:
唐朝时期,因唐玄宗八月五日生,宋景为了避讳“五”字的讳,将“端五”正式改为“端午”。此后,端午节才频频见诸于各种文学作品。
综上所述,端午节之所以被称为端阳,主要是因为它位于农历的午月,且当日为阳气最盛之时,同时也有避讳“五”字的历史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端午节有了“端阳”这一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