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又称韩非,是战国时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市),他是韩王歇的儿子,也是荀子的学生,并和李斯为同窗。韩非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以其著作《韩非子》而闻名,该书收录了十余万字的论文,对后世的法家思想和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韩非的思想主张强调法治、君主集权、重农战,并反对儒家的“法先王”和墨家的兼爱非攻。他提倡变法改革,以强化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尽管韩非多次向韩国国王提出富国强兵的建议,但未被采纳。后来,韩非入秦,受到秦始皇嬴政的赏识,但因遭到李斯和姚贾的嫉妒和陷害,最终被毒死狱中。
韩非子的贡献在于他融合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将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家思想相结合,为秦朝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提供了理论基础。他的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作为统治阶级的治国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