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大夫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官职,其职责主要包括监察朝廷官员的失职和不法行为,同时也负责保管朝廷的档案文件。御史大夫在御史台办公,由御史中丞协助工作,下辖的司法御史掌管司法案件,监察御史监督中央及地方官吏,而殿中御史则负责宫廷礼仪。此外,御史大夫还负责不定期派出临时御史,监察诸如军粮供应、河道修缮、农业生产、市场秩序等重要事务。
御史大夫在秦代开始设置,到西汉时期,与丞相、太尉一起被称为三公,秩中二千石,其职务类似于后来的尚书令。在东汉时期,大司空(司空)的职位取代了御史大夫的位置,不再属于御史台。
需要注意的是,御史大夫的职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朝代中可能有所变化,但其核心职责一直是监察官员和维护朝廷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