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分异规律是描述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地表沿一定方向分异或分布的规律性现象。主要的地域分异规律包括: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由赤道向两极,自然环境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植被类型随纬度变化,例如从热带雨林带向极地冰原带变化。
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干湿度地带性规律):
由沿海向内陆,自然环境大致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降水量沿经度变化,导致植被和土壤类型的变化。
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在山地地区,自然环境随着高度变化,从山麓向山顶产生变化。
植被和气候类型随海拔升高而变化,例如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高山草甸带变化。
地方性分异规律
由地形、岩石风化物等地方性因素影响形成。
表现为“缺失”、“改变”、“约束”和“块状”等现象。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多发生在环境异质性强的地区,例如由于地形、海陆分布等因素引起的。
表现为不同生物种群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导致环境差异性。
以上规律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异现象,是地理学中重要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