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 不会被抓,除非违反法律。具体解析如下:
非机动车定义
电动车通常被视为非机动车,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条,非机动车包括以人力或畜力驱动的交通工具,以及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
合法上路条件
依法应当登记的非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未办理电动车行驶证等上路证件的,可能会被罚款和暂扣车辆。
电动自行车速度限制
如果电动自行车的最高设计时速不超过20公里/小时,且车重不超过40公斤,并且配备了脚踏装置,这类电动车不需要驾驶证即可合法上路行驶。但如果超过这些标准,则可能被视为轻便电动摩托车或电动摩托车,属于机动车范畴,交警会进行检查。
违法行为的影响
电动自行车若违反交通规则,如闯红灯、逆行、占用机动车道等,可能会受到罚款等处罚。未上牌的电动车被抓后,除了罚款和车辆扣留,还可能面临行政拘留。
外观与改装
外观变动不大且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尤其是那些没有改装的车型,交警通常不会拦截。但如果有明显改装,如加装气囊减震器、大盘碟刹等,可能会引起交警注意。
建议
合法登记与上牌:确保电动车依法登记并上牌,遵守交通法规,避免任何可能被视为改装或超标的违法行为。
安全驾驶:无论电动车是否属于机动车,都应安全驾驶,遵守交通信号和标志,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通过以上信息,可以明确电动车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是不会被交警抓的,但违反法律或规定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