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费通常是根据以下因素计算的:
物业面积:
物业费一般是按照物业的建筑面积来计算的,计价方式为元/平方米。物业服务企业可以按照月、季度或年收取,但一次预收通常不得超过一年。
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
物业费收取标准区分不同物业的性质和特点,分别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普通住宅前期物业费收取标准实行政府指导价,而写字楼、商业及工业园区等非住宅类物业实行市场调节价,即由合同双方协商定价。
物业服务等级和设备设施状况:
物业公司及开放企业会根据政府指导价或双方协商确定基准价格。物业服务等级及设备设施状况(如有电梯与无电梯)也会影响收费标准。
产权面积:
物业费计算还包括产权面积,即实际居住使用面积与公摊面积之和。产权证书上的面积乘以物业费的单价乘以12个月即为一年的物业费。
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
有些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是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或用户协商确定的,而有些服务项目则要按政府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具体收费项目及标准可能包括公共物业及配套设施的维护保养费用、有无电梯的差别等。
综上所述,物业费计算公式可以总结为:
\[ \text{物业费} = \text{物业面积(平方米)} \times \text{每平方米单价(元/平方米)} \times 12 \]
建议:
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在签订物业服务合同时,应明确约定物业费的计算方式、标准和周期,以避免后续纠纷。
了解当地的具体政策和指导价,以便更准确地计算和支付物业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