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主要产生的是 次声波。次声波是指频率小于20Hz的声波,这种声波的传播速度与声波相同,但波长较长,容易绕过大型障碍物发生衍射。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期间产生的地震波包括次声波和超声波。由于次声波频率低,波长长,能量衰减慢,因此能够传播很远的距离,而人耳无法听到.
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频率通常在1~10Hz之间,这种低频声波具有较大的能量,能够传播很远的距离,对建筑物和人类活动产生显著影响。虽然地震也会产生一定量的超声波,但次声波是地震波中主要的破坏性成分.
因此,地震时产生的声波主要是次声波,而非超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