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层协议主要有以下几种:
TCP(传输控制协议)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协议。它提供了数据完整性、顺序性和可靠性的传输,适用于对数据传输要求严格的场景。TCP的特点包括可靠性、面向连接、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是一种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层协议,它更注重传输效率和实时性。UDP不需要建立连接,数据包发送后不保证可靠性和顺序性,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高、对数据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场景,如音视频传输和在线游戏。
SCTP(流控制传输协议)
SCTP是一种支持面向消息和多流的传输层协议,它结合了TCP和UDP的一些特性,并加入了自己的一些创新。SCTP可以保证数据的有序传输,同时也支持多条数据流的并行传输,适用于多连接、多路复用等复杂网络环境。
QUIC(快速UDP互联网连接)
QUIC是一种由Google设计的基于UDP的传输层协议,旨在提供更低的连接建立延迟和更好的网络性能。QUIC结合了TCP的可靠性、UDP的实时性和HTTP/2的多路复用特性,适用于需要高吞吐量和低延迟的应用场景。
TLS/SSL(传输层安全协议)
TLS(传输层安全)和SSL(安全套接层)是用于保护网络通信安全的协议。TLS/SSL位于传输层和应用层之间,通过加密和身份认证等机制,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TLS/SSL常用于加密的网页浏览(HTTPS)、虚拟私有网络(VPN)和安全电子邮件等场景。
这些协议在OSI参考模型中,分别在第四层(传输层)提供不同的服务,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建议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传输层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