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计中,借方和贷方是记录经济交易的基本符号,它们分别表示资金的流入和流出。以下是借贷方的主要区分方法:
借方
定义:借方通常表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在会计分录中,借方记录的是资源的流入,例如公司收到客户的付款或购买原材料时,这些交易会被记入借方。
账户性质:资产类、成本类(如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以及损益类中的“损”类科目(如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管理费用、所得税)在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贷方
定义:贷方则表示负债的增加或资产的减少。在会计分录中,贷方记录的是资源的流出,例如公司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时,收入会被记入贷方;购买原材料或支付工资时,这些支出也会被记入贷方。
账户性质: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以及损益类中的“益”类科目(如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在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借贷记账法的规则
有借必有贷:每一笔交易都必须同时在借方和贷方记录,且金额相等。
借贷必相等:账户的借方余额加上贷方余额必须等于零。
记忆技巧
资产增加记借方,资产减少记贷方。
负债增加记贷方,负债减少记借方。
所有者权益增加记贷方,所有者权益减少记借方。
收入增加记贷方,收入减少记借方。
费用增加记借方,费用减少记贷方。
通过以上规则,可以清晰地区分借方和贷方,并在会计记录中准确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