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是 古代经典篇目,由一千个不重复汉字组成的韵文。它最初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梁武帝为了让皇族里的孩子学习王羲之的书法,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周兴嗣编纂成文。
《千字文》的内容涵盖了天文地理、气象物候、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等多个方面,是一部浓缩的中华文化史。它不仅被用作学前启蒙读物和知识普及的工具书,还在汉语教育、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中国后来实行了简化字和归并异体字,现在的简体中文版《千字文》大约包含了九百九十余个不同的汉字。尽管如此,《千字文》依然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被誉为“天下第一字书”,与《百家姓》《三字经》并称为“三百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