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康伯(字康伯,名伯)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玄学思想家和易学家,出生于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西)。他自幼聪明伶俐,母亲殷氏有德行,家庭虽然贫困,但他从小就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懂事和体谅母亲的品质。
韩康伯的哲学思想主要受老庄思想影响,他清静平和,善于思辩,并且用心于文艺。他的舅舅殷浩曾称赞他能够自定位置,是一个超群的人才。成年后,韩康伯被举为秀才,但多次征召任职他都没有接受。晋简文帝居藩时,他被引为谈客,逐渐转入仕途,历任抚军掾、中书郎、散骑常侍、豫章太守等职,最后入朝担任侍中。他还曾任丹阳尹、吏部尚书、领军将军,但在病重后改任太常,未就任即去世,享年四十九岁,被追赠为太常。
在易学方面,韩康伯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他的《周易》解释主要从义理角度出发,排斥象数,并杂糅《易》《老》之学,对宋明义理派易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著有《系辞注》,并与王弼的《周易注》合并,成为后世学习《周易》的重要文献之一。
综上所述,韩康伯是一个在哲学和易学领域都有卓越成就的人物,他不仅智慧超群,而且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深远的思想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