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幡抱罐是中国传统丧葬习俗的一部分,具体规矩如下:
扛幡人选择
通常由长子或长孙扛幡,若长子去世则由长孙扛。
男性死者由长子用左手举杆,女性则由右手举杆。
若家中无儿子,可由侄子、外甥或义子代替。
幡的颜色和意义
白色幡:表示死者有儿子或女儿,由长子扛。
花幡:表示死者有孙子或孙女,由长孙扛,象征多福。
红幡:表示死者有重孙,可能为喜丧,由重孙扛。
行为要求
扛幡时要将柳杆贴靠胸前,幡要举过头顶,不能走过快。
哭丧时要痛哭流涕,即使鼻子流到嘴里也不能擦,要咽下去。
必须穿白布袜子,趿拉着鞋。
仪式过程
出殡时,扛幡人举引魂幡走在前方,引领队伍前往墓地。
下葬后,将引魂幡插在坟上。
其他注意事项
灵幡上所写字句有讲究,最后一个字必须为“生”,按“生、旺、死、绝”循环。
女儿在丧礼中也可以打幡,但传统观念认为女儿不能入祖坟,必须由侄子来打幡。
以上是传统的打幡抱罐习俗,不同地区可能有所差异。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规矩在现代社会可能有所简化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