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治水是一种以生态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治水理念,强调尊重自然规律,采取适应性、预防性的治理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柔性治水全面落实的内容主要包括:
河长制:
通过设立各级河长,明确各级河长的职责和任务,实现河流的全方位、全过程管理。
水资源管理:
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三条红线”刚性约束,即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水污染防治:
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水质。
生态修复:
开展河湖生态治理,包括河流形态的整治、岸坡形式的优化和水环境的生物栖息地修复。
综合施策:
按照“控源截污治水、集约节约用水、一河一策保水、河湖连通引水、河湖长制管水”的总思路,采取综合措施治水。
海绵城市建设:
优先利用绿色、生态化的设施,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
重点项目推进:
加快重点水利项目建设,如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安全饮水等。
水系整治连通:
实施江河水系整治连通工程,提升水系的连通性和流动性。
乡村振兴战略: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推进小水重点县和省级小水项目建设。
绿色循环发展:
建立“好水养好鱼、好鱼护好水”的绿色循环发展模式,促进生态渔业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旨在构建一个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环境,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利支撑,并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