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电压质量
电压偏差:实际电压相对于额定电压的偏差程度,包括电压上升或下跌情况。
电压频率偏差:实际频率相对于额定频率的偏差程度。
电压不平衡:三相电压之间的不平衡程度,通常用最大差值与平均值之间的比值表示。
电压波动和闪变:电压在短时间内快速变化的次数和幅度。
电压暂降、暂升与间断:电压在短时间内突然的变化情况。
电压谐波和陷波:电压波形中的非正弦成分及其频率。
供电连续性:供电装置在正常工作情况下不中断和不干扰用户使用电力的能力。
电流质量
电流谐波和间谐波:电流波形中的非正弦成分及其频率。
次谐波:电流中低于基波频率的成分。
相位超前与滞后:电流波形的相位相对于额定相位的偏差。
噪声:电流波形中的随机噪声成分。
频率质量
频率偏差:电力系统的实际频率相对于标准频率(如我国为50Hz)的偏差程度。
波形质量
波形畸变:实际波形与理想正弦波形的偏差程度,包括谐波、间谐波等。
供电质量
供电可靠性:电力系统在特定条件下持续供电的能力。
用电质量
用户设备的工作状态:受电能质量影响下的设备性能和寿命。
这些指标共同决定了电能的质量,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用户的正常用电。各国和国际组织通常会制定相应的标准和限制值来规范电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