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预算的编制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预算目标
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和市场环境,设定合理的财务预算目标,如销售目标、成本费用目标、利润目标和现金流量目标。
搜集资料
收集企业内部及外部的相关历史资料,包括销售、成本、费用、固定资产和资金等数据。
编制预算草案
各部门根据预算目标和政策,结合自身的预测和执行条件,提出详细的财务预算方案。
审批上报
将各部门的预算方案汇总,并进行审查和平衡,上报给管理层或董事会审批。
执行预算
将批准后的预算下达给各个部门执行,并监控预算的执行情况。
预算控制与调整
监控预算的执行情况,确保各部门按照预算计划进行经济活动,并及时调整预算以应对市场变化。
财务预算的方法主要包括:
固定预算:基于预计的业务量水平制定的预算。
弹性预算:适应多种业务量的费用预算。
增量预算:在基期成本费用基础上,结合预算业务量及相关降低成本措施编制。
零基预算:所有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基点,逐项审议决策确定收支水平。
定期预算:以固定的会计期间作为预算期。
滚动预算:预算期与会计期间脱离,随预算执行不断补充和调整。
财务预算的编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销售预算:基于市场分析和销售预测确定。
成本预算:包括生产成本、采购成本等,根据产量和采购价格确定。
费用预算: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根据历史数据和预期增长制定。
资金预算:根据融资安排和投资计划确定。
资产负债表预算:根据预计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变动制定。
现金流量表预算:反映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预算。
财务预算的最终目的是确保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支持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日常运营,同时帮助管理层进行决策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