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走法律程序的时间长度可能会因案件的具体情况和当地法律程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以下是根据提供的信息整理出的时间框架:
工伤认定
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个月内申请工伤认定,最长60日。
劳动者个人可在一年内自行申请工伤认定,同样最长60日。
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者在收到工伤认定书后,若认为构成残疾或有护理需要,可在伤情稳定或停工留薪期满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在受理之日起30日内出具鉴定结果。
行政复议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任何一方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在收到认定之日起60日内申请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不服行政复议结果的,可在收到认定之日起6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
一审和二审的审限通常各为3个月。
劳动仲裁
工伤认定结论最终维持的,劳动者可以开始劳动仲裁,主张工伤待遇赔偿。
劳动仲裁的审限为60天。
民事诉讼
不服仲裁结果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一审审限通常为6个月,二审审限为3个月。
综合以上步骤,工伤走法律程序的总时长可能从几个月到一年不等,具体取决于案件处理的效率及是否存在复杂或疑难情况。在一些情况下,如果案件涉及复杂或疑难问题,则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案件的处理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