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式的书写遵循一定的规律,以下是一些基本步骤和技巧:
单质的书写
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例如:O2(氧气)、Cu(铜)、S(硫)。
对于稀有气体,如He(氦)、Ne(氖),也直接使用元素符号。
有些固态非金属单质结构复杂,也直接使用元素符号,例如:C(碳)。
化合物的书写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按照正价在前、负价在后的顺序写出元素符号,例如:HCl(氯化氢)。
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标出每个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例如:H2O(水)。
对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通常将非金属元素写在右边,例如:Al2O3(氧化铝)。
含有原子团的化合物:
原子团的个数超过1个时,要用括号括起来,并在右下角标出原子团的个数,例如:NaOH(氢氧化钠)。
酸的一般表示为“Hn + 某酸根”,其中n的数值等于某酸根化合价的绝对值,例如:H2SO4(硫酸)。
配平化学方程式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调整化学式前边的化学计量数系数,使短线左右两边达到原子的种类相同、数目相等。
最小公倍数法:
找出短线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原子数目变化较大的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再调整其他原子的个数。
例如:KClO3 —— KCl + O2,先找出氧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6,于是在O2前边加上系数3,在KClO3前边加上系数2,得到2KClO3 —— 2KCl + 3O2。
奇偶法:
找出方程式中两端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该元素的原子在各端的总数是否一个奇数一偶数,选定这一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
由已推出的系数决定其他化学式的系数。
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
气体用“↑”符号,沉淀物质用“↓”符号表示,例如: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检查
最后将短线改为等号,意味着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检查化学式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是否为零。
示例
氧化钾:
写:KClO3
配:2KClO3 —— 2KCl + 3O2
注:反应条件、生成物状态
水:
写:H2O
配:H2O —— H2 + O2(实际上不涉及配平,因为已经是平衡的)
注:通常不需要注明反应条件或生成物状态,因为水在常温常压下是稳定的。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正确书写化学式,并配平化学方程式。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