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违约金的具体数额通常由合同双方协商确定,但有一些基本的法律原则和上限规定。以下是合同违约金的相关要点:
违约金数额
通常情况下,违约金数额不超过合同金额的30%。
如果违约金数额低于实际造成的损失,守约方可以请求法院增加违约金。
如果违约金数额过高,违约方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适当减少违约金。
违约金性质
违约金具有惩罚性质,不以非违约方遭受损失为前提。
法律规定违约金以补偿为主,惩罚为辅。
违约金计算
可以约定违约金的具体数额,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法院调整
法院不会主动调整过高的违约金,必须由违约方提出要求,并提交证据证明过高。
如果违约方不提出要求,法院可能会支持守约方主张的50%违约金。
合同条款
双方可以约定违约金为总合同价款的20%,此比例通常是法院支持的数额上限。
违约金可按日累计,但累计最高不得超过合同价款的30%。
迟延履行
若违约方延迟履行并约定违约金,在支付违约金后,违约方还应履行债务。
以上信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的规定,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和实践案例。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情况可能因案件而异,建议在签订合同时咨询专业法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