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让(拼音:shàn ràng)是指 统治者把首领的位置让给别人。这一制度在中国上古五帝时代(公元前2337年—公元前2110年)得到实践,尧去世后,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禅让给了舜,舜又禅让给了禹。禅让的过程通常是在位的君主自愿进行的,目的是为了将权力交给更有才能的人,以利于国家的治理和发展。禅让可以分为“内禅”和“外禅”,内禅是指帝王将帝位让给同姓人,而外禅则是天子禅位于外姓人。
禅让制度体现了“以人为本,任人为贤”的思想,通过和平、明主的方式推选领袖,而不是通过血统继承。这种制度有利于部落联盟的团结和社会生产的协调。尽管禅让制度在历史上被广泛传颂,但也有学者认为它可能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部族政治激烈角力的结果,旨在让各大部族的代表人物有机会分享最高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