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是汉字书法中的一种字体,其特点在于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最初是为了书写简便而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草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章草、今草和狂草等。
章草:字形扁平,有波笔,字字分离,有章法可循,如三国时期吴皇象的《急就章》。
今草:笔势流畅,不拘泥于章法,如晋代王羲之的《初月》、《得示》等帖。
狂草:出现于唐代,笔势狂放不羁,成为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如张旭的《肚痛帖》和怀素的《自叙帖》。
草书在书写时遵循一定的规律,通过简化结构和连续笔画来加快书写速度,同时体现出书写的艺术性和美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