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拼音的发明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涉及多个贡献者。以下是一些关键人物和他们的贡献:
利玛窦(Matteo Ricci):
意大利传教士,最早在中国传播西方科学和学问,包括使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的方法。他在1605年出版了《西字奇迹》,是第一个创制用拉丁字母拼写汉字读音的西方人。
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
法国传教士,在利玛窦去世后,继续在中国推广拉丁化拼音。他与韩云和王征合作,于1626年编制了《汉字拼音字字汇》,被称为“利金方案”。
卢戆章:
福建青年,于1892年发明了第一套由中国人自己制造的拼音方案,称为《切昔新字》或《一目了然之初阶》。
周有光:
中国著名语言学家,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他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参与并主持了《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该方案于1958年公布实施。
王征:
与金尼阁合作编制《汉字拼音字字汇》的中国人。
综合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结论:
利玛窦和 金尼阁是最早尝试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的西方人,他们的贡献为后来的拼音方案奠定了基础。
卢戆章是第一个发明由中国人自己制造的拼音方案的人。
周有光在中国文字改革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是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制定者之一。
因此,汉字拼音的发明是一个集体智慧的结晶,多个贡献者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