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是东汉时期颍川许县人,本名陈寔,字仲弓。他曾任太丘长,因此后人尊称他为陈太丘。陈寔以清高有德行而闻名,与钟繇、荀淑、韩韶并称为颍川四长。他在地方任职时公正廉洁,关心百姓,深受民众爱戴。陈寔的事迹被后世传颂,如《陈太丘妙断冤案》等故事,展现了他的智慧和品德。
陈寔出身微寒,起家任都亭佐,后历任多个职位,包括督邮、西门亭长、郡功曹等。他因德行高尚被司空黄琼推荐为闻喜县令,治理半年后,又复任太丘长。陈寔的儿子陈纪、陈谌也享有高名,时人称之为“三君”。
陈寔在东汉延熹九年(186年)遭遇党锢之祸,受株连后选择弃官归里,并在中平四年(187年)在家中去世,享年八十四岁。他被追谥为“文范先生”,葬于郎城。
陈太丘的故事和品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人学习和效仿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