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域的确定主要依赖于以下几个因素:
显著性水平(α):
显著性水平是在进行假设检验时,研究者愿意承担的第一类错误(即错误地拒绝原假设)的最大概率。常见的显著性水平有0.05和0.01。拒绝域的位置通常与显著性水平有关,显著性水平越高,拒绝域的范围通常越大。
检验统计量:
拒绝域是根据检验统计量的分布来确定的。不同的检验方法(如t检验、卡方检验等)有不同的统计量。例如,在t检验中,拒绝域是基于t分布的临界值来确定的。
样本大小:
样本大小也会影响拒绝域的确定。较大的样本可能导致拒绝域的临界值较小,因为大样本能更精确地估计总体参数,从而更敏感地检测到与原假设的偏差。
总体标准差:
在计算检验统计量时,总体标准差是一个关键参数。如果总体标准差未知,可能需要使用样本标准差来估计。总体标准差的大小会影响拒绝域的位置和大小。
自由度:
自由度通常与样本大小有关,对于给定的样本大小,自由度是确定的。自由度会影响检验统计量的分布,从而影响拒绝域的确定。
检验类型:
根据研究问题和假设,检验可以是单侧检验或双侧检验。单侧检验只在一个方向上拒绝原假设,而双侧检验在两个方向上拒绝原假设。因此,拒绝域的方向和范围也会有所不同。
备择假设的方向:
拒绝域的方向通常与备择假设的方向相同。例如,如果备择假设是“大于”,则拒绝域将位于统计量的右侧;如果备择假设是“小于”,则拒绝域将位于统计量的左侧。
先前的研究和经验:
在某些情况下,拒绝域的确定也会参考先前的研究和经验值,特别是在某些领域可能有特定的拒绝域标准。
具体步骤
设定显著性水平:
根据研究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显著性水平(如0.05或0.01)。
计算检验统计量:
根据所选的检验方法和数据,计算相应的检验统计量。
确定拒绝域的临界值:
根据显著性水平、自由度和检验统计量的分布,查找或计算拒绝域的临界值。
做出决策:
将计算得到的检验统计量与拒绝域的临界值进行比较,如果统计量落在拒绝域内,则拒绝原假设;否则,不拒绝原假设。
例子
假设我们进行一个双侧t检验,样本大小为30,样本均值为50,总体标准差为10,显著性水平为0.05。
设定显著性水平:
α = 0.05
计算检验统计量:
t = (样本均值 - 总体均值) / (标准差 / 根号下样本量)
确定拒绝域的临界值:
查找t分布表,找到自由度为29(样本量减1),显著性水平为0.05的双侧临界值,约为±2.042。
做出决策:
如果计算得到的t值落在区间[-2.042, 2.042]之外,则拒绝原假设,认为样本均值与总体均值有显著差异;否则,不拒绝原假设。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合理地确定拒绝域,并据此做出科学的统计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