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面指的是 古代城墙上的矩形墩台,主要功能是为了加强城门的防御能力。在古代,许多城市设有二道以上的城门,形成“瓮城”,城墙每隔一定的距离就突出一个矩形墩台,这种墩台称为敌台,俗称为“马面”.
马面的平面有长方形和半圆形两种,因外观狭长如马面而得名。它们的使用是为了与城墙互为作用,消除城下死角,自上而下从三面攻击敌人。马面的一般宽度为12~20米,凸出墙体外表面8~12米,间距为20~250米(一般为70米),这个距离恰好在弓矢投石的有效射程之内.
除了作为城防设施外,马面在冥府中也有出现,被认为是勾魂使者,与牛头搭档,在冥界的传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总结起来,马面主要有两个含义:
古代城墙上的矩形墩台,用于加强城门防御。
冥府中的勾魂使者,与牛头一起出现,形象为马头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