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枥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有以下含义:
字面意思 :马匹伏在马槽上,指马匹被驯养。比喻意义
喻指养育或蓄养在厩中的马匹。
用作比喻,指英雄无用武之地,或者比喻人虽然年老但仍有雄心壮志。
出处:
成语出自三国时期魏国曹操的《步出夏门行》中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伏枥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即使年纪大了,仍然怀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伏枥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有以下含义:
喻指养育或蓄养在厩中的马匹。
用作比喻,指英雄无用武之地,或者比喻人虽然年老但仍有雄心壮志。
出处:
成语出自三国时期魏国曹操的《步出夏门行》中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伏枥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即使年纪大了,仍然怀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