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一起被称为“李杜”,为了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其作品反映了唐代由盛至衰的过程,具有深远的影响。
杜甫的生平经历丰富,他出生于712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湖北襄阳,后迁居河南巩县。他曾在长安应试,但多次落第,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流亡颠沛,曾被叛军俘虏,后脱险,并曾官左拾遗。759年,他弃官入川,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他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最终贫病而死。
杜甫的诗歌作品数量众多,流传下来的约有1400多首,其中代表作有《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他的诗歌以深刻的社会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著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