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二审通常是终审。根据中国的司法制度,一个案件最多可以经过两级人民法院的审查。当事人如果对一审法院的判决不服,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进入二审阶段后,二审法院的判决即为终审判决,通常不再接受进一步的上诉。但是,如果当事人认为二审判决存在错误,例如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或者原判决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他们可以通过申请再审的方式来寻求法律救济。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二审通常是终审,但在特殊情况下,如认罪认罚制度中,法院可能会采纳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这可能导致二审的判决在某种程度上受到限制。此外,审判监督程序也是纠正生效判决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