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是 汉字书法中的一种字体,具有结构简省、笔画连绵的特点。它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类。草书最早形成于汉代,是为了应对紧急情况下快速书写的需求。草书在书写过程中要遵循气势贯通、错综变化、虚实相生的章法原则。
章草:
是早期草书和汉隶相融的雅化草体,波挑鲜明,笔画钩连呈“波”形,字字独立,字形遍方,笔带横势。章草在汉魏之际最为盛行,后至元朝方复兴。
今草:
是章草去尽波挑而演变成的,字形更加简洁流畅,自魏晋后盛行不衰。今草在书写上更加自由,笔势连贯,上下字之间可以连写。
狂草:
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狂草在形式上更加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变百出。
草书在汉字书法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具有独特的美感,而且在书写技艺上也非常考验书法家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