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是指 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通常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是心怀天下、舍身为国的高洁之士。这个词语源于古代,最初指的是在国家的建设和治理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人士,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士的含义逐渐演变为指代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人。
具体来说,国士可以是勇力冠于全国的人,如《左传·成公十六年》中所述:“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也可以是指一国中最勇敢、有力量的人,如《战国策·赵策一》中所述:“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还可以是才能出众的人,如宋黄庭坚在《书幽芳亭》中所说:“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在太平天国时期,甚至将翰林改为“国士”,以表彰其学识超越一国。
总的来说,国士是一个褒义词,用来形容在道德和才华方面都非常出众的人,是国家和民族中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