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之所以被称为“论语”,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编纂方式:
根据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的记载,孔子逝世后,他的弟子们将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间相互讨论的话语记录下来,并加以整理编纂,因此称之为“论语”。
内容特点:
《论语》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这些内容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
名称解释:
东汉经学家刘熙在《释名》中解释“论语”为“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其中“论”有伦理之意,“语”为叙述之意,即有条理地叙述孔子的言论。
古代书籍分类:
在古代,由钞纂而成的书籍被称为“论”,而《论语》的“论”字,实际上包含了排比资料、纂辑成编的意思,而“语”则是语录的意思,即汇集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
历史流传:
《论语》最初可能是由孔子的孙子孔安国等人传授并编纂,后来成为儒家学派的核心教材,与《大学》、《中庸》、《孟子》一起被称为“四书”。
综上所述,“论语”这个名称反映了这部书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并流传下来的语录集,主要记录了孔子的思想和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