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养老保险金额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个人的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个人账户累计金额以及当地的具体政策。以下是养老金计算的基本构成:
基础养老金
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 = (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2 × 缴费年限 × 1%`。
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根据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乘以退休时统筹地区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得出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
计算公式:`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均寿命确定,例如50岁退休为195,60岁退休为139,65岁退休为101。
过渡性养老金 (仅适用于部分人群):
计算公式:`过渡性养老金 = (退休时上一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2 × 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未建立个人账户的累计缴费年限 × 1.3%`。
其他因素
养老金的数额还会受到个人缴费基数、当地养老金计发基数、基础养老金标准等影响。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模式、养老金待遇计发办法也有所不同。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职工按照最低缴费基数标准累计缴费满20年,并在2024年满60岁退休,在福建省的养老金可能为:
```
基础养老金 = (7528 + 7528 × 0.6) ÷ 2 × 20 × 1% = 1204.5元
```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为示例,实际领取的养老金金额需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当地政策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