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和寒露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两个节气,它们分别代表着秋季的不同阶段和气象变化:
白露:通常发生在每年的公历9月7日至9日,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此时天气开始转凉,昼夜温差增大,清晨水汽在近地面凝结成小水珠,形成露珠,标志着夏秋过渡,天气从炎热转向凉爽。
寒露:紧随白露之后,在每年的公历10月7日至9日之间到来,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此时气温进一步下降,露水更凉,接近地面时可能凝结成霜,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
这两个节气反映了季节的更替和气温的变化,对于农业生产、自然生态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