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论,即绘画理论,涵盖绘画审美理论、绘画批评、绘画技法理论等内容。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画论观点:
欧洲画论
达·芬奇《绘画论》:
比较论:比较绘画、雕塑、诗歌、音乐各自的特点,认为绘画居上。
透视学:阐明几何透视、色彩透视和空气透视。
光影明暗和色彩
人体比例和解剖
动态和表情
构图
风景和自然:如何画夜景、画暴风雨。
画家的修养:主张画家应当师法自然,才能多才多艺。
中国画论
魏晋南北朝:
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迁想妙得”。
宋代:
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
唐代:
张怀瓘的“神、骨、肉”论。
元代:
赵孟頫的作画贵有古意与书画用笔同法论。
明代:
王履的《华山图序》。
清代:
王原祁的拟古思想。
其他画论观点
诗画论:
画与诗,皆士人陶写性情之事。
书画论:
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
20世纪画坛:
齐白石的“似与不似之间”。
黄宾虹的“五笔七墨”法。
徐悲鸿的“改良中国画”的宏愿。
画论是艺术家和理论家在艺术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反映了绘画艺术的审美特点和表现手段的认识水平。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画论反映了各自时代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