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也称为公历,是一种以太阳年为基本周期的历法。下面是阳历的计算方式:
基本周期
阳历年基于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这个周期称为回归年,长度约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
年长度调整
由于回归年不是整数天,阳历规定每4年增加一天(即2月29日),作为闰年,以调整与回归年的偏差。
闰年规则
阳历年份如果能被4整除,通常是闰年。
但是,每个世纪年(即年份以00结尾的年份),如1700年、1800年、1900年,即使能被4整除,也不是闰年。
为了进一步修正,规定世纪年还必须能被400整除才是闰年,例如1600年和2000年是闰年,而1700年、1800年和1900年不是。
月份分配
一年通常被分为12个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除了二月,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
通过这样的调整,阳历能够保持与太阳年的一致性,大约每400年会有一天的误差,这个误差在3000年左右会累积到一天。因此,阳历是一种非常精确的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