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卧早起”是一个成语,意思是 晚睡早起。这个成语出自《黄帝内经》,强调人应顺应自然界的变化,适当晚睡早起,到户外散步,舒展肢体,使精神活动寄望于大自然中。具体来说:
晚睡:
指晚上晚一些时间入睡。
早起:
指早晨较早的时间起床。
这种作息模式有助于人们保持精力充沛,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促进身心健康。具体到季节,不同季节的夜卧早起时间也有所不同:
春天:宜“夜卧早起”,晚睡早起,广步于庭,以使志生,顺应自然界的生发之气。
夏天:宜“晚卧早起,无厌于日”,晚睡晚起,但中午可适当补觉,以顺应夏季阳气旺盛的特点。
秋天: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晚起,与鸡同步作息,顺应秋季阳气收敛的特点。
冬天:宜“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晚睡晚起,等待太阳出来后再活动,以顺应冬季阳气闭藏的特点。
总之,“夜卧早起”是一种养生的生活方式,具体实施时可根据个人体质和季节变化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