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瓦斯爆炸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严禁使用明火
井口房、通风机房和抽放瓦斯泵站附近20m内不得有烟火等明火。
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喷灯焊接等工作,若必须进行,需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规定。
防止爆破火源
煤矿井下的爆破必须使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煤矿许用炸药。
有爆破作业的工作面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的瓦斯检查制度,保证爆破前后的瓦斯浓度在规定界限内。
禁止裸露爆破。
防止电气火源和静电火源
井下电气设备的选用应符合防爆要求,严禁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
井下防爆电气在人井前需由专门的防爆设备检查员进行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入井。
井下要有接地装置,使用局部通风机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装置。
井下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等,其表面电阻应低于其安全限定值。
防止摩擦和撞击火花
矿井应采取技术措施防止瓦斯积聚和超限,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
用岩粉阻隔爆炸的蔓延,定期将岩粉撒布在积存煤尘的工作面和巷道中。
加强通风
矿井通风系统应力求简单,无用的巷道和采区及时密闭。
实行分区通风,主要通风机必须安置反风装置。
装有主要通风机和分区通风机的出风井口,必须安设防爆门。
瓦斯监测
在矿山瓦斯易积聚区域(如采掘工作面、巷道等)安装高精度瓦斯浓度监测仪器,实时监测并传输数据至监控中心,及时发现异常。
定期校准和维护监测仪器,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规范放炮作业流程
对放炮作业人员严格培训,使其熟悉安全规程。
使用合格炸药和雷管,按规定药量、时间和顺序操作。
放炮前检测瓦斯浓度,确保在安全范围内,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如设置警戒、用水炮泥等)。
强化安全生产检查
侧重检查人们在井下作业中违章携带火种、违章用电、违章放炮、违章敲打矿灯等具有导致瓦斯爆炸事故的异常行为。
检查瓦斯抽放、通风管理、瓦斯监测、电气设备防爆等,并做到及时纠正其异常,达到安全生产的客观要求。
全员安全培训
企业领导干部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技术素质、应变能力、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工人通过生产技术和安全培训,提高技术素质、应变能力、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杜绝违章作业、冒险蛮干。
加快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加大“先抽后采”力度,实现煤矿瓦斯治理的根本转变。
实施“可保尽保、应抽尽抽、先抽后采、煤气共采”的瓦斯综合治理战略。
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如松软突出煤层水平长钻孔打钻技术、低透气性煤层快速高效增透强化抽放技术等。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施行,可以有效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安全生产。